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(guān)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(guān)于為什么明朝流通白銀價格低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(guān)介紹為什么明朝流通白銀價格低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明朝時期的白銀主要是來自日本和南美洲。
除此之外,還有來自秘魯和墨西哥的白銀,也就是說在明朝時期所用的白銀非常多,但是并不僅僅來自于南美洲的銀礦,從宋代到明代,我們國家的銀礦產(chǎn)額一直都是處于過度開采的模式,但所產(chǎn)的銀還是不夠,所以我們只能夠通過海外貿(mào)易來獲得足夠的白銀,與周邊的國家都有不同的貿(mào)易往來,所以能夠帶來不少的白銀。
明朝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600—800元。
一兩=10錢,1錢=60-80元。
一兩=1000文銅錢,1文=0.6-0.8元。
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-220元左右;在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-800元;在北宋朝中期價值600元-1300元(或1000-1800元);在盛唐時期價值2000-4000元。
擴展資料:
明朝萬歷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(zhì)量的大米二石,如果當時一石約為94.4公斤,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.8公斤大米,就是377.6斤;現(xiàn)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.5元至2元之間,以中間價1.75元計算,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等于人民幣660.8元;
又如唐太宗貞觀年間一斗米只賣5文錢,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(又稱一貫),可買200斗米,10斗為一石,即是20石,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,以今天一般米價1.75元一斤計算,一兩銀子相當于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;
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,米價漲到10文一斗,也是一兩銀子等于2065元人民幣;根據(jù)《宋史食貨志》提到“熙、豐以前,米石不過六七百”和《宋史職官志》“每斗(米)折錢三十文”的記載,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,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-300錢。1兩銀子基本上可以買到4-8石大米,以宋石66公斤計算,1兩銀子相當于人民幣近924-1848元。
參考資料來源:
人民網(wǎng)- 古代一兩銀子等于多少人民幣?
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明朝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大量的白銀流向中國,
567年,隆慶皇帝干了一件注定將載入史冊的事情:解除海禁,允許民間海外貿(mào)易,還主動開放福建漳州府月港(今福建海澄)。這就是《明史》中所言“隆慶開關(guān)”。
古代版“改革開放”的紅利老百姓沒有受益
這可以說古代版的改革開放吧,通過這一舉措,當時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向中國。主要是明朝開國時,國家內(nèi)部流通的白銀很少,主要元朝的掠奪。元朝這個奇葩的朝代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做中原當做自己的地方,感覺中原是個倉庫,必須把里面的東西掠奪干凈才放心,明朝內(nèi)部流通白銀少了,于是需求大,導致白銀大量流入中國,但是白銀的流入,主要是進入一些商人口袋里,這些商人再用這些白銀購買良田,導致大量土地兼并,百姓沒有土地,無力交稅,導致后期無稅可征。
明朝對讀書人太好,不用交稅
明朝對于有功名的人,是免除賦稅徭役的,于是真的可以交稅的人,就通過錢買個功名,不用交稅了;當官的這些地主,更不用上繳賦稅。沒錢的老百姓,只能苦苦掙扎。
征稅是個技術(shù)活,沒人愿意出力
明末,天災不斷,百姓沒錢,只能對那些經(jīng)商的,大地主下手了??墒沁@些人和當權(quán)的人鐵打一塊,比如東林黨反對的工商稅,魏忠賢的閹黨垮臺后,沒有人會做這種吃力不到好事。
道人曰:這個社會怎么了?越?jīng)]錢越要繳稅
關(guān)注龍場道人,了解更多有趣文章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為什么明朝流通白銀價格低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(guān)于為什么明朝流通白銀價格低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